第八章鱼纲第三节海洋鱼类_生物论文十篇
第八章鱼纲第三节海洋鱼类_生物论文十篇
【论文大全】导语,眼前欣赏的本篇共有38909文字,由费佳文改正之后,发布在美文档!市场(market)是各方参与交换的多种系统,机构,程序,法律强化和基础设施之一。尽管各方可以通过易货交换货物和服务,但大多数市场依赖卖方提供货物或服务(包括劳力)来换取买方的钱。可以说,市场是商品和服务价格建立的过程。市场促进贸易并促成社会中的资源分配。市场允许任何可交易项目进行评估和定价。市场或多或少自发地出现,或者可以通过人际互动刻意地构建,以便交换服务和商品的权利(比如所有权)。市场通常取代礼品经济,通常通过规则和习俗(如摊位费,竞争性定价,出售货物来源(当地农产品或股票登记)和军事或警察威胁,如第八章鱼纲第三节海洋鱼类_生物论文十篇倘若你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能力需要改进或者修正,请告诉我们!
第八章鱼纲第三节海洋鱼类_生物论文 第一篇
第三节 海洋鱼类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了解海洋鱼类保护的措施和意义,了解我国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
2. 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海洋鱼类保护措施及意义的了解,继续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
重点、难点
学生只有了解了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意义,了解了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才能知道怎样做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生态学观点,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作为重点。
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常易混淆,或把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所以养殖和增殖的概念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三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引言:
先复习讨论上节课留的两道思考题。学生回答后,简要小结,并强调淡水鱼的种类在我国是较多的,而海洋中鱼的种类也是较多的。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海洋鱼类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引本节课题。
(二)新课:
1.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
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我国海洋鱼类生活、繁殖的优越地理环境,然后通过录像(也可以是投影片或挂图)给学生展示我国丰富多采的海洋资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鱼类已知的有10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6,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0种以上,并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种类,如:带鱼、鳕鱼、马面 、鳓鱼、鲐鱼等。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但现在和以前相比较,鱼类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可以请同学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若举不出来,教师可给学生举出例子说明。现在我国鱼类资源遭到这么大的破坏,我们必须要加强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从而引出下一个学习内容。
2.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
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强对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学生经过讨论会回答出各种具体的措施,学生可能会答出:制定法律条文,禁止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捕鱼,控制鱼网网眼的大小等。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我国已在1986年实施了《中华共和国渔业法》,其中规定了“不得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进行捕捞,不得使用禁用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规定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这些措施可比较有效地保护产卵期间的亲鱼和肥育期间的幼苗,还规定了“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将渔业发展的重心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所以搞好渔业生产的养殖和增殖,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好渔类资源。
3.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
此部分内容最好通过放海洋鱼类养殖和增殖的有关录像使学生了解人工养殖和增殖的具体方法,从而了解养殖和增殖的概念。
首先让学生了解利用湖水涨落地区的内湾、滩涂、人海河流两旁的盐碱地,来挖沟、筑堤、蓄水、把鱼苗引人圈养的水体中,这是进行人工养殖。
然后让学生了解,通过建立人工鱼礁来诱集真鲷、鲻鱼、金枪鱼等多种鱼类的方法和通过人工方法使少数亲鱼产生出大量优良品种的幼鱼,大量投入海中,让其利用天然饵料自行成长即人工放流的方法都可以使鱼类得到增殖。所以进行人工放流与建造人工鱼礁都是积极增殖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海洋鱼类
一、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
带鱼、马面纯、鳓鱼等
二、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
养殖为主
三、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
(1)养殖:人工养殖
人工鱼礁
(2)增殖人工放流
(八十中学江建敏)
高二 (下) U16 The sea(海洋)_综合论文 第二篇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单元围绕海洋知识这一题材,让同学们通过阅读“The Sea”“Salt Lakes of the World”和“Life in the Oceans”来了解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知识。
单元双基学习目标
Ⅰ. 词汇学习
四会单词和词组:sailor , do well , make up one’s mind , bathe , time ( vt .) , spring, beg , beg one’s pardon , captain , depth , merely , huge , construction
三会单词和词组:seaside , beach , dive , navy , drown , come up , vast , surface ,solid , various , variety , float , the Dead Sea , partly , on average , pole ,the South Pole , huge , at a time , occur , treasure , voyage , load , cycle ,kg = kilogram(me) , the Atlantic = the Atlantic Ocean
Ⅱ. 交际英语
道歉和遗憾
一般来说,中国人喜欢反复强调自己的谦意,并喜欢用“非常抱歉”、“深表歉意”等表示程度倾向的语句,而英美人士则不同,对于因客观原因而造成的过失或差错,则不必主动工过分向对方表示歉意。如一定要向对方道歉,说声 sorry 即可,一般不用 very , terribly , truly 等表示程度的词。因为在美国,过分的道歉或自责反而显得不太诚恳,令人感到虚假或另有用心。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1 . Sorry / Pardon / I‘msorry .
2 . I’m sorry for/about…
3 . I‘m sorry to do sth . /I’m sorry to have done sth…
4 . Excuse me ( for… )
5 . be afraid that…
6 . What a pity/shame !
7 . It‘s a pity that…
8. That’s all right . /Itdoesn‘t matter . /That’s nothing .
9 . That‘s OK . /It’s quiteall right . /Never mind . /No trouble at all . / That‘s not your fault .
交际示范:
( A is late for a birthdayparty ) .
A : Come in , Mr Smith .Nice to see you .
B : Nice to see you too .I’m very sorry to be late . ( I‘m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 )
A : It doesn’t matter .We‘re glad you could come .
B : I didn’t quite rememberthe number of your house , so it took me a long time to find your house .
A : I‘m sorry that I didn’tmake myself clear .
B : Oh , that‘s nothing .
Ⅲ. 语法重点
学习省略句的用法。
【指点迷津】
单元重点词汇点拨
1. sailor水手;海员
He will make a good sailor. 他将成为很好的水手。
〖点拨〗go to sea当船员。当sailor与形容词连用时表达“……于乘船的人”。如:a bad / poor sailor会晕船的人。
另外,sailer是“帆船”。gosailing去航海。
2. time vt . 测定……的时间;记录……的时间
I timed him the 5000 metrerace at the sports meet .
〖点拨〗含 time 的高频介词短语
1) at a time 每次,一次
A whale may eat a ton ofall fish at a time , and may enjoy four meals a day .
2) at the same time 同时
The two little boys reachedthe finish line at the same time .
The head of the whalecontains a lot of oil , and this is probably cooled at the same time .
3) at one time 以前,曾经
At one time , there werelong queues of people waiting outside the CAAC offices .
At one time I lived inJapan .
4) from time to time 间或,时常,不时地
I’ll see you from time totime .
She sent her pocket moneyto him from time to time for a year .
5) in time 及时
We were just in time tocatch the bus .
Fortunately , I was in timefor the interview .
6) on time 准时,按时;于指定时间
The train pulled in on time .
He seldom gets to work ontime .
7) at all times 无论何时;一直
We should at all times beaware of our own shortcomings .
8) at no time 在任何时候都不,决不
At no time will China bethe first to use unclear weapons .
9) at times 有时
I do feel a little nervousat times .
10) in no time 立刻,很快
I‘ll be back in no time .
I am sure that I can learntyping in no time .
3. drown溺死;淹死
An eight-year-old girl wasdrowned in the river .
〖点拨〗a drowning boy溺水的男孩。
4. various各种各样的;不同的
Of all the various methods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 I think this is the best .
Various kinds of bicyclescan be bought in this shop .
〖点拨〗variety是名词“多样化(不可数);种类(可数)”。a variety of各种各样的。如:Varieties of TV programmes are being broadcast on TV at present .
5. depth深度;深;厚度
Snow fell to a depth ofover nine inches .
〖点拨〗in depth从深度上讲。What’s the depth of … ?……多深 ?
注意下列形容词与名词:wide → width ,strong → strength ,long → length, deep→depth , high →height 。
6. construction建设;建造
Women are playing animportant part in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railway took 3 years .
〖点拨〗under construction正在建设中。如:A new hotel is being built . = A new hotel is under construction .
7. occur发生
Such a thing hardly occurs.
It occurs more often inwomen than in men .
〖点拨〗 注意occur的现在分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拼写要双写 –r 。另外,该词不用被动语态。如:It was said that thetraffic accident occurred at midnight .
occur to 发生在某人身上……。It occurs to that …某人突然想到……。如:
An excellent idea occurredto me when I woke up this morning .
It occurred to me that Iwould travel Europe .
另外,happen , take place也表示“发生”,不用被动语态。
8. beg乞求;请求
She begged me to speak aword for her .
〖点拨〗beg to do恳求某人干…… 。beg for乞求得到……。
I beg your pardon. = Beg your pardon . = Pardon . (用声升) 请你再说一遍。
另外要注意beg的双写形式。
单元词组思维运用
1. on the sand (s)在沙滩上。in the sand在沙里。
2. do well in在……做的好。do good to 对……有好处。
Giving up oking will doyou good .
That meeting will do nogood to them .
She has made up her mind todo better to learn Japanese .
3.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decide to do下决心干……
They haven’t made up theirminds what to do next .
4. take a deep breath =breathe deeply = draw a deep breath作深呼吸。
He took a deep breath andjumped into the river .
注意:take breath是“喘口气;歇一歇”。
5. go cycling骑自行车
6. make up构成;组成
The examination paper iade up of two parts .
7. by weigh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_行政论文 第三篇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3、地域性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构成景观区。全省各地、州、市、县几乎都有风景名胜区、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东、滇西旅游景观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4、多民族性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谷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异亦大,便如,西山景观,便是借得滇池、城市、远山景观衬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观楼更是以亭台楼阁、潭水、垂柳、远山、夕阳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6、跨境性
云南与、老挝、越南三联单接壤,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线云南段长1997公里,中老边界线云南段长710公里,中越边界线云南段长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国家级口岸10多个,省级口岸10个,还有86个边境或边民互市点。全省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的最佳去处。现已开发形成的旅游线有中越、中老、中缅临时过境游,昆明国旅在曼谷与泰方合资成立了旅游公司,促进了东南亚来滇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跨国旅游的潜在性。
7、生态性
云南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包含五大展馆、6个专题园的昆明世博园更是集各国园林精品、奇花异草于一体的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云南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8、潜力性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中甸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冰峰相连,雪峦绵亘,势如刀劈剑削,气势非凡,到如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迄今仍是无人登顶?处女峰";位于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物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素有"东方多瑙海"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现在处于开发状态。另外,如石宝山、巍宝山、腾冲、滇东北等地,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处于藏于深山人未智的状况;而大理、西双版纳等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云南省委、省于1995年作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5个重点城市,构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5大旅游区。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游区外,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为主体,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但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云南旅游地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例如:
(1)云南大理古城是我国保护较好的古城,系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撤毁换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石柱及部分珍贵地质现象在采石活动中遭到破坏;
(3)泸沽湖四周大规模采伐活动,严重地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积严重,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影响自然景观;
(4)中甸地区部分草旬、沼泽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景观质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优质景区,受到污染的影响和威胁,阳宗海、异龙湖、星云湖景观受到人为活动的较严重影响。
4、开发资金不足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云南省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划拨,尽管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5、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区,由于环境管理差,直接有损于云南旅游形象。虽然各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所带给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游客本身的反感,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极少有回头率,在游客中口碑不好的现象。
6、宣传力度不够
云南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泰国每年要拿出旅游业收入的30%在全世界对其旅游进行宣传,美国则更多,而云南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不到旅游收入的5%。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九五"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职能,
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_行政论文 第四篇
自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行社也从发展初期的寡占行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垄断竞争行业,行业规模已经基本形成。然而,正如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所注意的那样,与我国旅行社市场结构变迁过程相伴而生的是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渐入困境,现行旅行社经营体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此同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最终达成和我国对加入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坚定态度,决定了我国旅行社业终将直接面对由外国旅行社的进入而对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所形成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特征和现行经营体系的系统,提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以使我国的旅行社行业未雨绸缪,更为有效地迎接挑战和参与国际竞争。 一、我国旅行社业经营体系剖析
我国旅行社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行业法规、行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从我国旅行社业的类别结构来看,三类社占压倒优势;从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逐年下降,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
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经济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实践和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益,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益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1995年约为5.4%,而为数众多的三类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润率更是下降到4.24%。这些资料反映的还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的并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的艰难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的多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利用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终使得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5年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我国旅行社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但单就对旅行社类别进行的调整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经对我国旅行社市场秩序干扰最大的二类社,然后根据剩余两类旅行社的业务分工情况更名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础和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并未改变,其未来的运转结果很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如此看来,人为的市场分工模式未被也难被业者所接受,行业中某种有效的自然分工体系又难以形成,加之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组织极其有限的约束力及其在管理权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当前这种市场混乱的现象自然也是难免的。
旅行社市场混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削价竞争是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规范准则的集中反映,它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竞争的结果不会产品质量的改进,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无意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
除以上几个问题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它问题的存在也与目前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2],又无太多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二、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经营体系造成了众多难解的问题,而通过前面的我们也已经得知,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特点是以三类社为主体的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但我们并没有否定少数大规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实上,正是为数有限的大规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它们却不能改变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和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的事实。此外,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势在必行,考虑到行业当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行社业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以及增设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形成网络化的目标模式。
(1)大型旅行社集团化。
在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决的重心问题是规模经济问题。根据这一构思,我们应使目前约占旅行社总量1%强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通过合并、兼并或其它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旅行社集团的构架可以承袭现行一些大社采用的总社和各热点地区分支社的形式,但总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财、物等资源上应是一体的,组织管理采用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
在我们讨论建立的目标体系中,大型旅行社在实现集团化之后,其基本业务包括3方面,即产品(特别是适合大众旅游市场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而销售业务(这里限指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则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旅行社代理。这些举足轻重的旅行社集团把全部资源集中于三块相互联系的旅游业务中,势必会提高自身和整个行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总体接待质量,同时还会因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复劳动和相应的不规模竞争而减少资源耗费。
(2)中型旅行社专业化。
大型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市场上一些中等规模的旅行社(不排除一小部分小型旅行社)应相应调整其经营方向,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现专业化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所经营的产品上。与旅行社集团凭借自己实力通过经营标准化产品达到规模经济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应针对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
以知识联盟塑核心能力——论我国内资旅行社的市场竞争战略_行政论文 第五篇
相对于我国的内资旅行社而言,合资社具有以下优势:雄厚的资本金和营运资金;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全球预订系统;以品牌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合资社的中外双方合作者在旅华市场上都拥有广泛而良好的信誉度;规范的内部管理和营运机制等。面对拥有多项优势的合资社,内资社必须向它们学习。但学习不是目的,学习是为了超越。我们要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2.内资社普遍小散弱差 从实践上来看,先进国家的旅行社已经在聚焦销售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信息化服务实体转变。[1 ]而我国的内资社仍然是小散弱差,即规模小、经营散、竞争弱、效益差,停留在关注管理、聚焦销售的混合发展时期。1996年我国各类旅行社4000多家,共实现收入232亿元,还不及美国运通公司一家公司年收入的1/3。 在这种情况下,内资社若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合资社,进行“补课”,只满足于改善自己的销售管理服务,则永远也赶不上先进水平,一直处于相对劣势,这将与我国加工工业中某些领域引进外资后的情形相似。内资社必须紧紧把握世界范围内的服务产业知识化的浪潮,利用“后发效应”,立足于知识经济条件,重塑自己的核心能力,把自己改造成知识服务实体,方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生存和获胜。
二、内资社建立核心能力的具体涵义
1. 何为核心能力 在战略管理中最流行的有关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 )的定义是由潘汉尔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能力是“ 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2]能力不只是卓有成效利用资源的功能, 它还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使“协调”和“有机结合”成为可能的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
企业的组织资本就是信息,或称知识。组织资本包括任务信息,即任务所要求的生产效率的信息;员工信息,即每个员工的能力和技术信息及其与职责的联系;以及员工团队信息,即如何建立最佳工作团队。当管理人员掌握了更多的个人、团队以及他们的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时,私人信息就会减少,就有利于监督员工并向他们提供相应的工作激励。
企业的社会资本,就是企业内人与人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包括企业的目标和有效奖惩,这相当于企业文化;信息渠道,即组织中的个人通过非正式组织同他人进行交流的网状结构与关系;以及企业与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关系。
2.核心能力的意义 核心能力的这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企业的效率,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企业的这些能力发挥了价值,就构成了企业的优势。核心能力可以看做是企业的一种专门资产。核心能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因为企业的员工部分地充当了核心能力的承担者。然而核心能力又并非存在于任何单个人之中,而是贯穿于企业的组织环境。核心能力一般也不具有物质性,而是关于如何协调企业各种资源用途的知识形式。核心能力是异质的,可以说任何两个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也应该是完全不能仿制的,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影响其最终形态。因而,核心能力是很难被替代的。由于核心能力的这些特性,它就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三、内资社塑造核心能力的具体手段——知识联盟 一旦企业无法拥有和控制它的重要资源、核心能力和关键技术,它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那么怎样来发展这些起支持性作用的知识、资源和技能呢?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创造了交叉知识和专业能力,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他们需要的所有知识和能力,是一件花费昂贵并且困难重重的事。于是知识联盟越来越被广泛运用。
1.什么是知识联盟 知识联盟(Knowledge Links )是一种全新的知识集约关系,知识联盟的最初原型是产品联盟,同时这种联盟发展链的高级阶段也有助于降低风险、削减成本、提高市场开发速度等,更重要的是知识联盟还有助于参与者学习、创造新的能力。
知识联盟可能是战术上的,也可以是战略上的。一个简单的知识联盟可以帮助企业在它有限的业务领域内建立新的技能,这是一种战术方法。当一个企业同顾客、供应商、劳动力组织、大学和其他组织之间建立大批知识联盟,并且彼此加强、互相促进,支持企业的长远目标,这时的知识联盟就具有战略性。
知识联盟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学习和创造知识是联盟的中心目标。第二,知识联盟的参与者的范围极其广泛。[3]
2.旅行社建立知识联盟的主要方式 旅行社建立知识联盟,其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能够获得其他组织的技能和能力,并且可以与其他组织合作创造新的能力,以塑造自身的核心能力,并赢得长期的持续的竞争优势。内资社建立知识联盟有四个主要的战略方向:与供应商的知识联盟,与竞争者之间的知识联盟,与顾客的知识联盟,以及与员工的知识联盟。
(1)与供应商的知识联盟 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面临着重大变革。供应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建立起与顾客的直接联系,可以不再需要旅行社的中介服务。旅行社通过销售供应商的商品而获取差价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由于供应商的类型不同,内资社也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与它们建立不同的联盟。
对于交通行业等属于基础部门的松散型的供应商,由于其具有垄断性的规模效应,其自身的知识化改造将进行得完备且彻底。在美国,三角航空公司(Delta Alliance)于1995年率先规定了旅行社票务代理的佣金上限,大幅削减了旅行社的票务代理收入,各大航空公司纷纷仿效。在陆路和水路方面也有可能出现同样的倾向。[ 4]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我国的交通行业也会出现相类似的趋势。因此内资社不能再充当简单的中介人了,旅行社与交通行业的业务联系应有一个阶段性的飞跃,即上升到知识联盟的阶段。相对而言,旅行社在对旅行者的行为、偏好等的反馈和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在旅游地和行程的安排上,旅行社可以在提供优良服务的同时对旅游者形成一定的影响,这些能力和知识正是交通行业所缺乏的。内资社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力,与相关的交通行业建立起知识联盟,并形成相应的核心能力。
宾馆和旅游地这样紧密型的供应商大多也会建立自己的预定系统,但是我们从国外的旅游产业的运行方式可以看出,宾馆、饭店以及旅游地的网站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宣传和预览的作用,最后的预定绝大多数还是通过旅行社的。而且和旅行社的预定系统相比较,它们的预定系统无论是在专业技术和技能方面、还是在经济性方面都处于劣势。对于内资社而言,由于正日益面临互联网的威胁,与紧密型供应商建立知识联盟也是必由之路。通过知识联盟,内资社可以丰富自己关于旅游产品的知识,建立关于旅游产品选择的专家系统;紧密型的供应商可以获得关于顾客的知识以及内资社专家系统的帮助,改进自己的产品,共同完成对顾客的服务。内资社与紧密型供应商的利益分配的实质与内容将发生变化。可以参照现行的管理咨询公司与其客户之间的结算方式,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佣金, 不再按交易额提取差价。 例如, 美国的ITA Group(International Travel Associates)不再向宾馆收取佣金, 只向顾客收取一定百分比的费用,就是这一思路的变通。[5]
(2)与其它旅行社的知识联盟 毫无疑问, 内资社之间以及内资社和合资社、独资社之间将充满了竞争。但是竞争并不排斥合作,旅行社之间的知识联盟将使内资社受益匪浅。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旅行社之间仍会有核心能力的差别。例如,不同的服务专长,不同的市场区域以及不同顾客群体。它们之间必然进行知识联盟,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美国的 TIPC(Travel Industry Partners Corp)旅游联盟,就由两个核心伙伴组成,一家是Central Holidays,专长于意大利欧洲和北美的滑雪游以及地中海游。另一家是Swain Tours, 专长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地区,两家具有不同知识的旅行社可以相互学习并创造新的知识。[6]
在核心能力相类似的旅行社之间,竞争将是主旋律。有竞争就会有生存与淘汰。弱小的内资社之间结成知识联盟可以增加竞争的筹码,扩大整体拥有的知识量,以谋求壮大与发展。在实力相差较大的内资社之间结成的知识联盟,对弱者来说可以向强者学习,对自身进行调整,而对强者来说则是扩大力量的又一步,通过知识联盟控制竞争对手。但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是一种和谐的知识融合的过程,当两者的知识融为一体的时候,实质上的合并自然产生,形式反而居其次了。这两种知识联盟对于壮大内资社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与顾客的知识联盟 建立与顾客之间的知识联盟, 其目的在于向顾客学习。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顾客的需求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旅游需求将是彻底个性化的。旅游消费行为将从现在的旅游者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换过程,变为供应商与旅游者合作满足其独特需求的过程。旅行社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由顾客被动接受旅行社的产品变为旅行社主动向顾客学习关于产品的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顾客可以拥有几乎无限数量的旅游信息。从顾客的精力时间和经验角度出发,尤其是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无形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代替专业的经验,还是需要像旅行社这样的专业机构为其“度身定做”,选择和组合最贴切需要的旅游服务。旅行社的专业知识仍然具有吸引力。例如,法国第二大旅行社德格利夫旅行社是一家网络化的无门面旅行社,在保证良好产品信誉的前提下,其销售的产品一般比普通市场价格低30%~40%。其秘密就在于它特有的专业能力:帮助顾客在最后一刻购买指定时间段内未售出的产品。旅行社的专业知识和信誉保证使顾客更愿意通过它们购买产品。
与顾客建立知识联盟的主要手段是内资社通过电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与顾客建立联系。例如,1996年7月29 日微软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联合推出了在线旅游服务。此后,德国最大的旅行社之一的First Travel推出了24
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旅行社业_行政论文 第六篇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开放服务贸易正在向我们逼近。按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以市场为基础,以自由贸易为原则,实行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条款,就旅行社业来说,则意味着本国市场允许外国旅行社企业准入,不得歧视外国籍导游。一些国家的旅行社企业已经要求我国开放旅行社市场,我国也已经向他们递交了开放旅行社市场的初步承诺书。从消极一面来说,我国旅行社业面临“入贸”其形势已不可挡,即使能采取短时期的局部保护也终将是暂时的,我国旅行社业必将接受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积极一面来说,自我封闭和过度的保护所带来的只能是落后,而不是发展。从现在起,我们应该积极地把这些考验和挑战演变成一个逐渐引入的过程,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这才是我国旅行社业长远的发展之计。 一、面临“入贸”,我国旅行社业将接受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旅行社业从纵向比有了很大、很快的发展,然而横向比,尤其与面临“入贸”的严峻要求比,与世界旅行社业强国比,则存在着总体数量少、业务范围窄、经营规模小、集团经济弱、内部管理散、科技含量低、自组能力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总体数量少 从表1 可看出, 人均旅行社占有率美国是我国的45倍。一定数量的旅行社和经营网点是建立在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居民出门的次数和方便的需要由市场形成的。发达国家现在一般是一万个居民拥有一家旅行社。我国的旅行社当然不可能在短期内急速扩大几十倍,但一味以计划手段控制旅行社的发展,不利于旅行社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健康地发展,不利于旅行社业的合理社会分工。
表1 1996年人均占有旅行社数情况
-------------------------------------------------------------------------
旅行社数 人口数 占有率
(百个) (亿人) (万人/人)
美 国 420 2.61 0.62
日 本 135 1.25 0.93
德 国 100 0.81 0.81
法 国 38 0.58 1.53
英 国 27 0.58 2.15
意大利 54 0.57 1.06
西班牙 48 0.39 0.81
中 国 43 12 27.91
-------------------------------------------------------------------------
2.业务范围窄 表2所列, 团体闲暇观光旅游方式仅占美国旅行社营业总收入的5.7%。显而易见,造成目前我国仅4000 家旅行社就出现旅游业务“僧多粥少”的局面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旅行社业,尤其是国内旅行社业,出现千军万马挤在团体观光这个狭窄的业务范围内。而散客方式的观光闲暇、探亲访友、商务旅游等大片市场空间,却经营不够,给即将进入我国旅游市场的海外旅行社业者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 表2 美国旅行社业务组织方式
-------------------------------------------------------------------------
业务组织方式 营业收入(亿美元) 占比例%
闲暇观光团体方式 53 5.7
闲暇观光散客方式 385 41.2
商务旅行方式 496 53.1
合 计 934 100.0
-------------------------------------------------------------------------
3.经营规模小 首先表现在有组织接待旅游者的总量上。1996年我国各类旅行社4000余家,共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 还不及美国运通一家旅行社年营收的1/3。其次是旅行社企业的单体规模小,据国家旅游局旅行社内部制度调研组(《旅游调研》1996第9期)提供数字显示,1995年我国的国旅、中旅、康辉、招商等4 大家旅行社旅游业务营收为17亿元。而美国运通等4家旅行社营收为192亿美元,折合币1574亿元,是我国4大社的93倍。
4.集团经济弱 从表3可以看出,90年代初期,国、中、青3家社的营收、利润占了全行业的半壁江山。这些完全有条件可以形成全国性旅游集团的企业群,面临海外旅行社大企业虎视眈眈可谓“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不仅未能强化,反而因人为的原因在大大弱化。这对于“入贸”后发展我国民族旅行社业是十分不利的。
表3 国、中、青系统经营情况
-------------------------------------------------------------------------
社数 营收(亿元) 利润(亿元)
全 行 业 20xx 164 8.25
国旅系统 137 39 1.82
中旅系统 147 40 1.63
青旅系统 49 198 0.33
-------------------------------------------------------------------------
说明:(1)资料来源:1995年《中国旅游年鉴》
(2)全行业旅行社数为1995年《年鉴》所列的旅行社数
5.内部管理散 由于我国旅行社多数原是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对低利润的旅行社业重视不够,管理的随意性大。新兴的旅行社业本身就严重缺乏业务骨干,而现存的业务骨干变动又多,使旅行社的相当部分业务骨干追求短期效益严重,急功近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关心较少。而特别严重的是在近几年缩小核算单位、明确经济责任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承包制。部分旅行社出现了从招徕、计调、接待到结账一手清的小而全的业务体制,有的甚至出现了个人承包。这些一手清的个人承包方式致使少数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混乱。外资旅行社进来后,将会用高薪吸引我们的业务骨干,我国现有的一部分旅行社将不堪一击。 6.科技含量低 从表4、表5可看出在世界发达国家,旅行社业务运行中科技含量非常高。而我国旅行社业务运行中的科技含量除了国旅总社等少数旅行社外,绝大部分都很低。旅行社使用我国民航CRS 系统的已有不少, 但还远远没有普及, 而使用国际著名的CRS 系统的, 如SABRE、APOLLO则少之又少。同时运用电脑处理营销、计划、文书、 信息、会计等的办公自动化程度也很低。这样在外资旅行社入市后,我国旅行社不仅成本会很高,而且在业务处理的快捷、准确、及时等? 矫娑蓟岢氏殖鲅现氐牧邮啤?nbsp;表4 欧洲部分国家旅行社电脑预订系统(CRS)拥有率
-------------------------------------------------------------------------
国 家 拥有率(%)
德 国 100
法 国 99
西 班 牙 75
意 大 利 75
英 国 60
表5 美国旅行社应用电脑情况
-------------------------------------------------------------------------
应用项目 占旅行社总数(%)
预订国内机票 94
预订国际机票 86
预订出租车 74
文字、会计、数据管理 59
票据分发、信息处理 50
-------------------------------------------------------------------------
7.自组能力差 我国旅行社业虽长期重视入境旅游,但从外国旅游者的源头抓起做出成绩的却并不多。许多国际旅行社虽都有在国外建立旅行社公司的历史,然而遇到国外强手,大多败退下来,打道回府,能在海外生存下来的旅行社更是屈指可数。现在所谓的入境旅游组团社过去称为一类旅行社,实际从产品销售体系来说,多数仍属海外旅行社的境内接待社,对海外旅行社依赖性很强。真正属于我国旅行社自组的是两大块,一块是我国旅行社在境外设立的旅游公司在境外招徕外国旅游者,另一块是我国旅行社在境内招徕的国内旅游者和出境旅游者。前者由于难度太大,后者由于认识、重视不够,这两大块都较差。一旦外资旅行社进入后,长期以入境为主、自组能力又较差的我国旅行社业体系,倾刻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二、面临“入贸”,我国应尽早逐步放开市场
对于来说,为使我国的旅行社企业较早、较快地适应世界旅行社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厮杀,应尽早按市场经济规律,由里而外地逐步放开旅行社市场。具体可分为非法人分社准入、企业准入、私人准入、中外合资准入等四方面“市场准入”。这四方面“市场准入”可按顺序逐步分阶段实施,也可根据具体形势交叉放开实施。 1.非法人分社准入 根据总理签署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国家旅游局何光@①局长签署的《旅行社管理条例细则》所规定的自组游客在10万人以上的旅行社,可在其他城市设立非法人的分社。目前有些省市旅游局一怕外来社在本地抢客,二怕不好管理,对此采取不合作态度,其实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外来社一般都会以总社为依托带来客源,既使招徕当地的客人也没有当地旅行社地头熟悉。如确能超过本地社,自然必有特色和长处,这对繁荣本地旅游市场和增强本地旅行社的竞争意识都会有好处。
2.企业准入 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只要有30万元的注册资金和10万元的质量保证金,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营业场所和设备,就可以申请批准成立旅行社。一旦允许和放开让各类企业进入旅游市场,必然会形成多系统、全方位的申办,使旅行社业扩容。企业新办旅行社一般资金实力雄厚,经营人员较有管理经验,所缺乏的是旅行社企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旅政管理当局和行业协会,可帮助准备申办旅行社的企业培养骨干训练人员。其次,新办旅行社切忌“小而全”地开展旅游业务,而应从本身优势出发,正确选择市场定位,可以先从为大旅行社代理旅游线路开始,也可选择某专门旅游线路开办特色旅行社。 3.私人准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搞活,允许开设私营旅行社将成为现实。当前在批准私人办旅行社前,已存在不少私人承包旅行社。私人承包旅行社,虽经部门禁止,但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除了当前对旅行社业市场缺乏有力的整治手段外,也与旅行社业的生产力要求多层面的需求相联系。旅行社业除了需要有专
深圳三景区成功的奥秘_行政论文 第七篇
就像“不到长城等于没到过”那样,不去华侨城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或世界之窗,便是枉来深圳一趟。这三个景区,已成为深圳市旅游业标志性、支撑性的吸引物。
1989年11月开业的锦绣中华,引起轰动,1亿元的投资当年回收。以其收入滚动开发的民俗村于1991年10月开业,再掀热潮,1年半后又收回了1.1亿元的投资。接着以5.8亿元兴建世界之窗,1994年6月开业,又创辉煌,预计2年半收回投资。它们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时绿化美化了深圳湾畔一大片土地。
深圳三景区的成功,引发了全国性的人造景点热。然而,群起仿效的结果,盛衰各异,成败不一。
为探其究竟,我们南下深圳,一头扎进这三处景点,观察,座谈,讨教,查阅资料、数据,做了一番调查。
事实和许多资料说明,深圳三景区的成功,来源于下述几个因素:
一、天时地利:丰茂的客源市场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经济腾飞需要以发展旅游业来催化,旅游开发又要以经济繁荣为依托。选择旅游开发作为深圳新区华侨城建设的切入点,这一重大举措一开始便是企业行为,其投资和经营主体是香港中旅集团。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海内外客源和信息网络,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正确的开发思路和畅通的客源输入渠道,这一切形成了境内境外优势互补之态势,构成旅游开发的强有力的先天依托。此为天时。
毗邻香港,近年又有72小时免签入境的特殊政策;背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这里人口稠密,生活富裕,人均收入高,旅游需求旺盛。深圳市本地即有300余万居民和长驻人口,工薪阶层月收入人均超过1000元,还有每年500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差人员和观光客。
近几年交通发展迅速。至1994年底,深圳机场已有48条航线,每周520次航班;客运港每天进出轮船120次航班;铁路每天进出客车60班次;广深高速公路和准高速铁路开通后,广州至深圳,汽车1小时,火车1.5小时即可到达。
深圳市内通过三景区所在的华侨城路段,有26条中巴线路,7条大巴线路。此外还有数十条不固定巴士的线路。至于的士,招手即是。这里每小时的往返车流量为2440辆,交通十分便捷,可进入性良好。此为地利。
来这里的游客构成,据世界之窗的周末抽样调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约占50%,外省游客约占20%,本地居民约占15%,海外游客约占15%。
我们现场截取3月上旬非周末一天的游客量:锦绣中华3400余人,民俗村4700余人,世界公园13000余人,合计21100余人次。据称这是通常状态。1994年10月1日,三景区游人高达7万人次。1995年春节6天共接待45万人次,其中境外客近10万人次。1994年共接待671万人次,比1993年的621万增加8%。若以人天平均消费100元计算,全年总收入约7亿元,其经济效益可为全国人造旅游景区之冠。
二、规划先行:跟着市场走
全国知名的“深圳速度”,数月内即高楼平地迭起。可是当初华侨城这块荒芜之地获准开发之后,却半年不见动静,令人纳闷。殊不知此时一个高层次的专家组正紧锣密鼓地运筹帷幄,精心编制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并先后有数百位海内外专家参与论证。决策层强调,规划一定要看得远,起点高,求独创,有特色,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以“世界第一流”为规划的目标。
要兴建能强烈吸引游客的旅游景区,这里没有现成的旅游资源,只有凭“空”造出一批景点来。造什么?怎么造?高层决策者的思路是,从客源市场的需求中寻找答案。他们瞄准了两个600万。一是600万作为香港居民的中国人,二是每年来港旅游的600万世界各国旅游者;此外还有本市居民和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人需要形象地认识自己,外国人希望集中地了解中国。海外人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中国人需要了解世界的历史和文化。主题由此确定,先后产生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村和世界之窗的蓝图。“一步跨进历史,一天畅游中国”、“您给我一天时间,我给您一个世界”,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的这两句宣传口号,正是策划者总体构思的概括。
这里的总策划者是资深的旅游专家、香港中旅集团总经理马志民。我们遇到的工作人员都说,非常佩服马总的“直感”,他一下子就看准了这个项目。其实“直感”并非主观臆想,而是来自马总对于海内外旅游市场的透彻了解和把握,来自他建立在对世界各地旅游景观仔细观察和潜心研究基础上的理性判断。用华侨城旅游部一位管理人员的话说,策划和规划的思路是“跟着市场走”。
作为旅游产品主体的景区,针对游客的心理需求,从总体布局,到每一座建筑、雕塑、庭园、小径,以至指路牌、路灯柱、小商亭、休息椅、电话亭、垃圾箱、洗手间和花草树木,无不精心设计,精雕细琢。其造型、色彩和竹木草石自然材料的选用,都力求同景区的主体浑然一体。每个小区的背景音乐也随景而异;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荔枝林里,传来悦耳的“鸟啼”,这个精心配置的音响效果几乎骗过我们的耳朵。使人感到他们是在悉心追求产品的整体和谐与完美,是在潜心营造一种愉悦游客身心的氛围。这种氛围正是高品位的旅游吸引物不可或缺的。
把游览观光活动推向的是每晚艺术大和中心剧场演出,以及各种不定时的节庆活动。这是这一旅游产品最为光彩夺目的组成部分,是产品不可分割的动态部件。民俗歌舞,民族服饰,编钟演奏,以及亚非欧美和大洋洲的土风歌舞,五彩缤纷,淋漓尽致。许多游客都要等到晚上看完演出才兴尽而去。这种动静结合的产品结构大大提高了观赏效果,也使大批游客留在华侨城的饭店过夜,提高了产品的附加效益。
旅游规划讲求行、游、住、食、购、娱诸要素的配套。除景区内的小配套外,还有景区周围的大配套。他们采取的是成片开发,分期建设。除了这三大景区外,已建的还有华夏艺术中心、山雕塑公园、深圳湾大酒店、海景酒店、艺苑酒店、新桥酒店、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和华侨城中国旅行社。正在建的有沙河酒店和面积35万平方米的中旅广场。这是个花园广场,它将景区前宽阔的深南大道的车道改入地下,地面建成长达数里的步行街、世界风味美食街、现代化超级购物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和酒店等。此外,拟建的还有深圳湾度假村、保龄球馆、港澳客运码头、华侨城医院和深圳湾俱乐部等。按照《华侨城发展战略与规划纲要(1995—2004)年》的构想,华侨城不仅是一个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文化旅游区,而且是深圳的“示范开发区”,将为深圳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一种超前的、崭新的现代生活的模式。
他们的经验是:“规划就是财富”。我们要补充的是: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先导。规划的先导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它的效益必须经过若干时日才能逐步显露,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误解和阻力。这就要准确把握市场的走向,使规划和财富同步实现。
三、经营管理:科学+文化+人情味
管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员工的管理,二是对景区的管理。后者主要体现在对游客的服务上。而这两者是相互渗透的。他们的经验是治事(管理景区)先治人(管理好员工),治人先治规(各项规章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因为科学就是切合实际。他们实行分片负责、三位一体、记分考核的管理制度,将景区依自然地形划分成片,每片为一管理组。各组将景点管理、环卫管理、洗手间管理三者合一,分工不分家,奖罚分明。同时实行记分考核制,将各工种的劳务分解成若干个考核项目。如将环卫的劳务分解为“考勤、劳动态度、清洁、烟蒂纸屑、标牌擦洗、石凳擦洗、灯具擦洗、景点兼护、文明礼貌”等,每天检查记分,按月累计,作为奖金发放的主要依据。其他工种也分别有各自的考核项目。
在园区小道上,正为我们驾驶电瓶车的小姐,看到路旁有游客跳进草地去照相,她和颜悦色在招呼那位游客,请她离开草地到外边来照相。这似乎是她的份外事,使我们看到了业已形成的全员管理(服务)意识。
对于艺术表演团则实行练功场、排练场、表演场“三场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制定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奖罚制度。实行表演艺术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管理。
三处景区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管理方式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彻底抛弃了曾用过的红袖章、吹哨子、警告牌、罚款牌那些使游客反感的阻吓式管理方式。清洁工默默地跟在游客后面将其随手丢弃的杂物扫起,你再丢,她再拣。这种跟踪式清扫,体现了“游客至上”的服务精神,也是对游客的一种无声而有形的提示。晚上清场的广播音响起,管理人员陪着还没离去的游客边走边讲解景点,而不是吆喝着驱赶游客。这种陪游式清场,使游客带着员工的一份温馨离园而归。
以疏导代替防范,充分尊重了游客,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游览环境,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纠纷,同时达到了管理的目的。这种氛围启动了游客的自律心理,丢弃杂物的游客日渐减少。在这里我们看到国内少有的清洁如洗的景区,正是这种文明管理的结果。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里的洗手间。洗手间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有盆栽绿树、轻柔音乐和阵阵幽香。还有梳子、针线包、电吹风、小药箱等免费服务。服务员微笑着为客人递手纸、拧水龙头。我们曾抱着疑惑的心态,走进一个又一个洗手间,一连看了七八间,终于信服。原来他们在精心营造“洗手间文化”。长期以来洗手间给中国旅游业形象在海内外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使他们决心将管好洗手间同维护国格和维护民族自尊联系起来。创造洗手间文化的最佳服务员黄积发被树为榜样,所有洗手间的服务员都需经他的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今年初,华侨城历时27天,检查了80个洗手间,评出优秀洗手间3个,文明清洁洗手间12个。洗手间的卫生状况应是评价景区管理水平的第一准绳。洗手间能管得这样好,整个景区的管理必然是第一流的。每年元旦,马志民总经理将亲笔签名的贺卡送给这里的清洁工;每年春
从大同到自由:百年中国致思主题的转变_论文 第八篇
作者:任剑涛 内容提要:中国的社会一文化转型发生于二十世纪初,至今仍未竟其业。转型期中国的致思主题从“大同”趋向“自由”。这种致思主题的变化关涉到中国现代转型的格局与方向。本文从思想史一社会史角度对大同模式和自由模式进行对比,指出从大同到自由是致思摸式和行动方案的双重转换,从而带动整体性的社会转型运动。
这个百年——从1901年到2000年,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重大变迁的百年。这种变迁,就中国历史的时间延续上讲,被称为“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来讲,被名为“社会——文化转型”。因此,这种变迁,既有一种时间绵延上的中断感,也有一种空间秩序的重组感。简言之,在这个世纪中,中国人的思想与行动方式,均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单就深刻影响这个世纪的中国人社会生活状态的问题来讲,百年中国的致思主题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中国致思的大同主题已经转换为现代的自由思索。而且,由于这种转换,涉及到中国“现代”变局或转型的新格局与新方向,因此,它成为一个值得认真考察的思想史——社会史问题。从前者讲,它是一个主题学的问题。就后者言,则是一个历史学的问题。两者结合,构成考察如题问题的有效角度。
两种模式
在题旨的范围内,“大同”与“自由”是作为两种思想——行动模式来对待的,这两种思想模式,其一,就各自存在的背景条件而言是不同的。前者被规定为中国传统社会诸条件的产物。后者被规定为西方现代社会诸条件的产物。其二,就它们发生发展的诸思想要素结构方式来讲,也是不同的。前者作为通约中国传统诸思想流派的一种精神建构,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类型归属的判断标准。后者作为西方现代诸思想流派的一种轴心理念,成为西方“现代”社会理念的基本标志。其三,就二者发生的社会历史影响讨论,同样具有根本差异。前者在前现代社会的持续作用,曾经带给中国社会令人艳羡的历史成就。后者则在“现代”进程中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进步。其四,就两者在“现代”条件下相遇后的运思与影响社会的态势来看,也具有类型上的区别。前者处于一种思想自辩与社会价值再证的状况。后者则处于一种颠覆前者讲在前者曾经发挥作用的社会土壤中主导社会进程的作用。
可以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较为具体地加以讨论。首先,从二者存在的社会诸条件L来看。大同之作为中国传统理念的轴心,乃是中国古典社会诸条件综合塑造的结果。此处所谓的“诸条件”,其基本要素包括:小农经济的基本经济结构,伸张绝对平等的均平分配观念。从古典集权到古典专制的基本结构,诗性幻想决定的致思方式。以道德理想主义主导的社会思维,以“减已成人”为目的塑就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塑造德性化的人格为目的的古典教育体制,以科举考试为诠述方式的人才选拔方式。重视传统价值轻视创新必要的社会心理机制,向往“天下为公”、“傅施济众”的社会境界的大众期待。
而自由之作为现代西方的轴心理念,则是“现代”社会诸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条件大致是指: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诉诸公正的社会分配机制。以自由为基调的或制度安排,贴近现实进行建设性思考的致思方式。以科学主义、现实主义为导向的社会思维,以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划界为标志的生活格局。以“现代公民”为人格塑造范型的教育体制,以文官制度引导的资源分享方式,以创新作为号召和行为取向的社会心理机制,以及致力建立健全社会而非理想社会的大众期待。由上可见,大同与自由之作为两种致思方式和两种致思结果,确实与其据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诸条件完全关联在一起。二者绝对不是纯粹观念思索的产物。
其次,从二者的诸思想要素结构方式上来看,大同之作为一种思想模式,乃是两重思想运动的结果:一重思想运动是直接阐释大同理念的儒家思想要素组合的过程,另一重思想运动是与儒家颉抗的其他诸家流派对于儒家大同思想的修缮性或攻击性补充。从前者看,儒家思想在理想理念的构筑上自始至终就是以大同为核心的。这可以从早期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同》篇,到孔子期望的“博施济众、老安少怀”、孟子构想的“讲田制”,到宋明儒家表达的纯粹德政设计,再到康有为的《大同书》这条儒家思想延续的线索上,获得充分证明。①就这一线索来看,伦理与两种思想要素的纠结,成为其结构起思想体系的支点。②从后者来讲,以中国古典传统思想诸流派而言,大同思想的通约性,是十分明显的。先秦道家的“小国寡民”(老)。“至德之世”(庄),墨家的“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农家的“君民并耕”、“国中无忧,表现出轴心时代思想家对于理想所有的共同兴奋点。而农民起义在思想中凸现或潜含的均贫富、等贵贱的成分,则体现出社会大众对于大同理念的认同。这两者使得儒家同化伦理与的致思,得到强化的动力。
自由之作为一种思想模式,与此不同。它也可以说是两重思想运动的产物:③一重思想运动是以自由为诠释核心的自由主义哲学,对于自由理念的三层次分疏,使得自由获得了它的社会历史有效性。一个层次是自由的哲学定位与自由的定位的分解,另一个层次则是自由的经济制度安排问题的解释,再一个层次是观念形态的自由与行为形态的自由的关联性疏解。这种疏解由自由主义理论的自我延续而得到了较为自洽的结果。而自由主义之结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则是由现代与现代经济两种思想要素胶合而成的。现代之作为思想上要处理的权力资源占有和权利有效保护的问题域,提供给自由主义哲学以权利哲学和的论域。现代经济之作为思想上要处理的利益资源配置与公平享有资源份额的问题域,提供给自由主义哲学以市场经济与公平分配的论域。另一重思想运动则是同佯在经济问题视角看“现代”的批判家们,通过对于自由的自由主义阐释的质疑,来表达的哲学化自由理念,这包括一切激进主义以高昂的革命热情释放出来的彻底自由观念,尤其以主义所讲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为典型。也包括极端保守主义以眷念传统为基点表达的(过去的、历史的)经验即自由的观念。但是,不论激进主义或保守主义如何对待自由主义所阐释的自由理念,自由理念在他们那里收到的拒斥与在自由主义那里受到的阐释构成了他们三家思想流派的思想圆心。这就使得现代西方思想诸家均围绕——经济诸问题来展开论说,强化了从实际社会问题层面论说自由的思维定势。由此,自由成为现代西方致思的轴心,则是不必怀疑的。由此可见,各自文化语境中诸思想要素的结构方式,决定了中西思想致思的不同特质。
再次,从二者发挥的历史影响上来看,大同作为一种期望最后自由的古典理念,自由作为一种自由主义哲学阐释的着意于现实自由可能性的现代理念,各自在自己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功用。大同的社会历史功用,借助于道德理想主义的思想作用机制,提升着古代中国人的生存境界,理顺了古代中国人的人心秩序;借助于伦理中心主义的制度安排机制,保障着古典中国运作体制的顺畅运转,保证着古典中国的社会秩序。它使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惊叹不已。④但是,在大同引导下的社会,只能是一个秩序至上的社会,而不可能是一个丰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现代自由理念支配下的社会则不同。以尊重个人及其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之个人主义理念,使得维系社会人心秩序的基础,显得更为可靠。因为建立在抽象基础上的集体概念,是不可能作为维系人心的出发点的。同时,以制度安排为基础的社会公共生活方式,乃是一种最易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安排。因此,在现代自由理念引导的社会,既可能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可能同时是一个丰裕社会。
最后,从二者在“现代”情形下相遇后的处境上来看,大同理想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均成疲软之态。如果把感染力视为思想层面上的认同力度,把号召力看成制度推行的动力问题,则大同理念在现代情景下均弱于自由理念。在现代背景条件下,大同对于社会的作用,是从乌托邦人手,从诗性幻想的满足收效的。以空对实是它的特质。而现代自由理念则从健全人手,从社会公平的差异性成就收效的。以实对实是它的特质。假如我们承认生活的实在性与的实际性从来就是胶合在一起的话,那么,以实对实的自由之对以空对空的大同取现代的作用,就在情理之中。确实,在满足人们对于诗性生活的幻想需要方面,自由主义所主张的社会是比不上大同思想所高扬的理想社会境界的。前者只是从底线上考虑人心——社会秩序的维持问题。后者则居高临下地考虑一个大众普遍认识了纯粹德性生活重要性的社会状态。由于资源短缺的必然性、也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更由于权力本身的自我膨胀性,从下限考虑社会问题比之于从上限考虑同样问题,就来得信实得多。
大同幻想。
大同之作为中国的传统思想主流观念,对于古典中国社会的实际运行而言,是基本处于挂空状态的。这种挂空,可以从三个方面证明:一是从认知的状态上看,它从不就是用来表达思想家、家的理想信念的。二是从思想的内在结构上讲,它从来就没有接通自身理论逻辑所要求的从价值申诉到制度保障的管道,要么在理论家那里被虚幻化为“井田制”,要么在家那里被改造成约束臣民的统治工具。三是从运行的结果上,它从来就未曾系统地在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实行过,朱烹悲叹的“周公孔子之道未尝一日而得行天下”反映了这一窘境。也从来就不具备实现的现实性品格。因为没有制度化可能的设计,
论地方政策的决策模式_历史论文 第九篇
广义而言,地方政策决策包括地方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狭义而言,仅指地方政策的制定过程。本文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所谓地方政策的决策模式,是指地方政策制定的过程模型。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地方政策过程模型做一个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策决策的基本模式。
过程模型一:“—地方”或“上级—下级”过程模型
我国的组织体系属于集权制类型。其特点是国家的重大政策由统一制定,地方政策主要是具体落实的重大政策。当然,这一过程本身也包括了地方政策制定的内容,即依据政策并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贯彻落实重大政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具体政策措施。因此,地方政策的制定过程也可以说是政策的具体落实过程。
但是,由于中国地大人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各异,政策往往只是一些原则规定。地方政策的制定过程,既是对政策的具体落实过程,但又不能是政策的机械照搬。从制定过程而言,政策是制定地方政策的前提。作为前提,它也可以看成地方政策制定过程的逻辑起点。这样,地方政策制定的过程就表现为“政策(一般政策)—地方政策(特殊政策)”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说的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由于地方本身就是一个层级节制体系,因此,实际的地方政策过程比上述过程模型要复杂得多,即在“政策—地方政策”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中间环节。例如,对于县级地方政策来说,其过程表现为:政策—省级政策—市级政策—县级政策。因此,对县级地方政策制定过程来说,不仅有一个“政策—地方政策”的关系问题,而且还有一个“上级地方政策—下级地方政策”的关系问题,我们简称上级政策与下级政策的关系。一般说来,从政策与地方政策或上级政策与下级政策的关系看,政策或上级政策具体化为地方政策或下级政策的过程是:
第一,政策一旦通过,便以文件的形式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到地方。在我国,的重大政策一般以文件的形式逐级向下传达。先传达到上一级地方,由再上一级地方传达到下一级地方,依此类推。
第二,地方接到文件后,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学习,并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文件精神,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政策。
第三,上级地方制定的地方政策进一步向下一级地方传达。下一级地方不但深入学习政策,还必须领会上级地方政策的精神,并对本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政策为指导,根据上级地方政策的具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地方政策。
地方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上级地方政策—下级地方政策”模型,是建立在集权制的国家组织体系基础上的。因此,政策对地方政策的影响、制约程度取决于集权的程度。在过去高度集权时,地方很少有自,地方政策的制定过程往往只是一个照搬政策的过程,地方政策缺少应有的相对性和灵活性,全国各地出现了政策上一刀切的现象。由于我国地大人多,各地条件不同,政策对地方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只能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在具体措施上只能由各地方去确定。因此,我们不能把“政策—上级地方政策—下级地方政策”的过程模式简单地理解为后者照搬前者的过程,而应该看成一个内容不断具体化、措施不断特殊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政策是一种利益机制,不同的政策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关系。政策所反映的是全国的整体利益,而地方政策所反映的则是地方的局部利益。在条件下,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也存在矛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正确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曾就地方分权问题进行过多次试验,较大规模的一次是1958年的权力下放,但不久又将权力上收了。这也表明过去我们对政策与地方政策关系的处理还是处在不断探索、完善之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和深入,我国对体制、政策制定和执行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相应改革,总的方向是向地方下放权力,即扩大地方自。毫无疑问,这对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向地方下放权力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就是政策失控,出现了所谓“打擦边球”、“踩红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过程模型二:“—集中”过程模型
集中制是我党重要的组织原则,也是我国建设和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地方政策制定过程中,它不但具有一般意义,而且具有特殊意义。
关于集中制对政策过程的一般意义,曾经有过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把和集中看成同一政策过程的两个阶段,即是政策制定的阶段,而集中则是指政策执行的阶段,并认为这两个阶段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另一种解释是,认为政策制定过程本身就包括了和集中两个阶段,是与集中的统一。所谓,就是首先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所谓集中,就是要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政策。因此,政策过程的“—集中”过程模型就表现为先、后集中。我们理解的政策过程的集中制,绝大多数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以上我们对“—集中”过程模型的讨论,仅仅是从一般政策过程而言的。从地方政策过程看,“—集中”过程模型不仅包含了以上两层含义,而且包含了第三层含义,即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在地方政策过程中,“—集中”模型在上级地方(直到)与下级地方的关系上,表现为“—集中—再—再集中”的关系。所谓,是指通过听取本地方有关单位和成员(即下级)的意见,提出地方政策问题;所谓“集中”,是指在提出政策问题后,请示上级,在征得上级同意前提下将该问题列入政策议程;“再”则是指通过程序制定地方政策;“再集中”即是指本级地方制定的政策报上级批准或备案。地方政策制定过程中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形成的这种几上几下的过程,也可简略地称之为“—集中”过程。
地方政策过程中的“—集中”过程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政策过程中决策参与和决策统一的矛盾。决策参与和决策统一是一对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正确地制定政策的实践问题。如果把与集中对立起来,实际上也就是把决策参与和决策统一对立起来。多元决策论认为,政策决策的性是指有无数的观点、个人、团体、思想和价值观争夺权力,即通过竞争而获得影响和制定政策的权力。换句话说,在多元主义看来,没有的多元化就没有,政策过程中的与集中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观点从政策过程来看,会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这就是政策统一问题。政策的统一只有通过集中来实现,没有集中如何实现政策的统一?在美国已经有人认识到这种绝对化的多元主义对国家的统一构成了威胁。与此相反,精英决策论认为政策是由一些为数不多的掌权人物作出的。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政策制定过程的集中性。但是,它的中心命题是制定政策的并不是群众,政策并不反映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这样在事实上排除了政策过程的性,同样是不可取的。
“—集中”过程模型是对我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真实描述,在我国地方政策制定过程中,正如我们在前面已过的那样,这一过程模型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在地方政策制定过程中,只要真正地坚持了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中”过程模型进行决策,就能够做到决策过程的化,又能够保持政策的统一性。
第一,我们所说的不是多元主义所说的绝对,而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是一种有领导有秩序的。对进行指导和领导,目的不在于限制和压抑,而在于充分发扬,以确实保证各方面的各种意见能够充分发表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指导和有秩序的领导本身就是的一种保障机制。我国地方政策过程的行为,就是在必要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集中指导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领导”,即要在当地领导机关的组织下进行;二是特殊意义上的“集中领导”,这就是地方政策的制定要以上级政策为依据并要向上级组织报告或由上级组织审查或备案。
第二,我们所说的集中是在基础上的集中,是对过程中提出的各种意见的综合统一。在地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集中不是与相对立的一种行为,而是阶段的继续和发展,是的进一步升华。即是说,集中是对通过途径所获得的各种意见、建议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过程,通过这种综合形成共识,统一思想,达成一致的政策。这样的“集中”既是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把与集中结合起来,这是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也是我国政策过程的优点。
第三,地方政策过程中与集中的关系,也反映出政策体制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从政策体制的角度来看政策过程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分权在政策过程中的反映,而集中则是集权在政策过程中的反映。政策过程中的存在,表明允许地方有一定程度的地方政策制定权。而政策过程中的集中要求,则表明地方必须执行政策,地方政策必须以政策为依据,特别是不得与政策相违背。在政策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政策,并在总结地方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政策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在集中指导下的和基础上的集中的过程。
过程模型三:“领导—群众”过程模型
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过程表现为群众的决策参与;集中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_综合论文 第十篇
本本主义(抄袭儿童画教材形象,以简笔画为甚,造型刻板、表现平淡,忽略了个性表现,缺少真情实感及想象)、机会主义(你画我也画,为奖状画、为成为“星星”画,那里热那里画)、机械主义(照抄生活现象,感受、体验缺少升华、提高,表现往往刻板单薄、缺少想象和艺术夸张手段的运用,就事论事、味同嚼蜡,缺少创意)、改良主义(忽视生活感受、从里核到表皮通通拿来,先找命题、再找资料,生搬硬套、霸蛮组合),结果培养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画或生搬硬套,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画得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丧失了童趣,丧失了欢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就是图象、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对幼儿一些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一片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
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幼儿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上海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本文地址:www.myenblog.com/a/28580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