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观后感】导语,大家所阅览的这篇有1258文字,由葛龙迪详细改正上传,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触,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大国崛起》记录了航海时代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小国荷兰,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英国,百年改革的法国、德国、苏联、日本、美国,新国家新梦想,危机新政策。也总结了大国崛起的规律。大国兴衰的故事,留下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葡萄牙和西班牙靠掠夺迅速崛起,但不发达的工商业迅速繁荣衰落;随着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体系的建立和兴起,荷兰由于国土面积和人口等自然因素,逐渐失去了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英法靠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才有经济繁荣,但这不是长久的;日本通过百年改革不断成长,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强国。探索苏联没有人实践过的道路,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验和思考;现在,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称霸世界。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从根本上说,大国崛起在于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还包括文化、等“软实力”。影片中的大国,不是用土地和人口来衡量的。
就中国而言,要想崛起,就要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学习,思考。首先,学习德国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德国的崛起,有人说,早就决定于小学的讲台。德国的小学都有实验室,接收最新的实验知识。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德国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7.5%。从一开始,年轻一代就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整个民族而活。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建立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国家为大学教育提供物质支持,但不干涉教育和学术自由,这使得德国科学家拥有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在中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在2006年才达到95.9%,至今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这不能不说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正如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所说,正是因为贫穷,才需要教育。从来没有听说一个办教育的国家穷或者亡国。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28%,低于世界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的统计,中国用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了世界18.45%的学生,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就更少了。
其次,我国是一个体系,要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始终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发挥优势的基础;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挥其优越性的可靠保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断发挥优越性的力量源泉。现在的我们似乎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优越感,贫富差距在拉大,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发挥我们的优势。
实践经验表明,必须从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国力。重视文化的作用,积极创新。同时要认识到,强国之路是多样的,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国情。与国际社会搞好关系,营造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地址:www.myenblog.com/a/31029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