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为主题
“我想静静。”一度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段。这是在强迫自己平定心静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向别人传递了一种信号:“让我一个人呆着,不要跟我说话。”
最基本的静表现在言语之中,不说话了,表面自己不会与外界有任何直接的交流,只会在脑中思考自己所听,听看到的事物,一个人默默坐在那里,进行着头脑风暴,不如说话那样坦言自己的心思,只将其他五感的感受到的混为一体。那是林中小鸟鸣叫,树影摇曳,空气清新扑鼻,让人回味。不仅作家,更多的人就独自出来散心,一路不开口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感受,一路走向前,又一路返回家,灵感在回到家的那一刻喷涌而出,人也舒畅了许多。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独爱兰花,易与其在风中共舞,陶冶性情。他不与其他士大夫同流合污,在一片兰花园中“静行”。静行,并不是真的限制自己的行动,将自己捆绑在家中坐禅座,更重要的,它是指使自己的品行端庄下来,不让他们烦躁不安,他们为了取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地势进行挖掘,即使他们嘴上一言不发,终是没有了“静”这字,在他们向金钱、利益伸手时,“静行”早已离他们远去。静容易,静行难,做到静行,恭喜你,又上升了一层境界。
静言,亦或是静行,都是为了静心。心是所有这一切的终点。心定了,尘埃皆定。老语说得好:“心静自然凉。”心不定,周围的一切便开始烦躁,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而波动,心动,树亦动。唯心论的产生便围绕一字“心”。心之所向,才是最终要走的方向。圣人多隐居于山林,山林中的一山一水能净化其言行,修正其品行,但最终终是平定了其内心,使其荡然洒脱,心无旁骛。
静,不是他人提醒,就可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到达。首先得静言,其次静行,言和行是基础,最终方可获得心中的静。
本文地址:www.myenblog.com/a/987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