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通用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引言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合作共同完成。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人文背景,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要求综合设计,总之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面向未来、面向群众,要把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有机统一在一起,使居住区的环境达到更舒适优美。
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现状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最早的集体住房到单位的分配住房,然后再到住房的商业买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过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每个设计环节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每个设计节点都不能作为设计过程独立进行。但目前的规划设计步骤环节中还存这样的问题,比如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三段式设计,分阶段的完成让整个设计从知识体系结构上就不具备完整性,最终产生的存在很多设计上的缺陷。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以规划、建筑与景观三段式设计步骤为特点。这种设计特点存在着一些问题,设计本身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完整规划研究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及解决问题。这种三段式设计方法,使设计本身缺乏完整性,由于设计过程中各规划与设计专业存在着差异性和片面性,导致规划设计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使设计师不能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居住区环境。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1、整体性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多元化
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应广泛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老年人居等多种户型结构。丰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
3、高品位
设置生态性,分散可达性。低容积率、高绿化率要求设计者应当关心绿地率而非绿化率。绿地率是指小区绿地与组团绿地占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其中不包括宅前或公建绿地;而绿化率是指空地,也包括平屋面的绿化百分比。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的新理念
1、因地制宜地布局
对每个居住区而言,它独一无二的区位和地形地貌,结合上周边的现状就是其创造个性的基础。因此在规划时应善于把握地形、地貌和地物作为创作的依据,必然能反映出小区的特色。特别是我国各地区的地形和环境差异比较明显,更容易在设计中体现地方特色。如基地上的树林,要将其保护并与规划的空间有机组织,最能充分反映空间环境的特点。如位于高差较大的山地,如果依顺山地高线布置道路和建筑,就容易突出山地建筑的特色。
2、住宅建设类别和规划指针
针对不同的人群,其要求的住宅类别是不相同的,加上规划指针的控制要求,将直接决定居住小区类别、规划容量、配套水平,建筑高度及景观要求。比如一类居住用地确定的建筑密度较低。从丰富城市景观考虑在主要城市道路的两侧对沿街建筑总长度的控制,在道路交口规划低密度高层建筑等。这些都对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居住区也有很大的作用。
3、从物质规划走向社区规划
对于小区环境而言,社区主体间的交往是社区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据主体间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由个体的人结合成社会的必由之路,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居住空间社会结构与环境相一致;第二,提供各级私密性的环境(如私密的、半私密的、半公共的及公共的空间),并且各级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第三,造成适当的各级领域感,从而形成居民的认同感,并提供防犯罪的空间。而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不应再“就空间论空间”地想当然,因为单纯物质环境的数量增加或美化不可能解决居民生活意义与价值的问题;而应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重视人的生活活动规律和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培养居民社区认同感、社区归属感及社区意识,实现社区的整合与发展。
4、从关注住宅单体功能设计到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空间系统
在中国传统城市中,各类城市公共空间由于被统治阶级视为对集权统治的一种威胁,其建设而被限制,甚至取缔。在当代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社区公共空间或者被视为奢华、气派的大型主题广场,或者被认为是设施先进、管理严格的社区会所、康乐中心等,这些所谓的“社区公共空间”或者因超人的尺度和缺乏人性化的功能设计拒人以千里之外,或者因其高额的收费和严格的管理手段使之成为只对少数“精英人士”开放的场所,而非大众性、共享性的场所,它不仅没有促进社区内不同居民间的交往与社区整合,反而加剧了社会隔阂。
四、目前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对居民精神需求的关注
居住区规划是为满足居民在居住、休憩、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的居住生活方面的需求,进行的科学、合理以及恰当的用地和空间安排。除了需要考虑物质空间的需求,还需要考虑居住者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对居住区的绿地率和绿化率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但很多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同时有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片面增加建筑用地,压缩绿化用地,甚至毁绿建房,致使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更加恶化。
2、缺乏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长远眼光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业的不断繁荣,建设用地的数量限制与城市扩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一线甚至二线城市的土地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因此,也就出现了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加之部分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迫切心理,从而导致居住区规划缺乏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长远规划。
3、忽视居住区的节能设计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筑能耗的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我国在一个时期内忽视了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导致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能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储量少、能耗效率低,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水平的落后直接加剧了能源危机。
4、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
居住区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设施的集合体,是拥有多种功能的完善的居住系统。但目前,部分居住区过于注重对概念的炒作和宣传,忽视了对实用功能的配套和建设,因此,在规划建设时还必须留有持续发展、补充完善的余地和空间。
五、居住区建筑设计中注重的方面
1、居住区室内的设计
对于居住区建筑室内的设计要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灵活地进行平面布局。
第一,对室内的陈设和布局进行综合的考虑。居住区室内的设计本身就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深化,而对于室内的陈设和布局则展现出的是一种室内文化和艺术,与住宅效果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住宅的客厅进行布局时,为了营造一种温馨的环境,可以在灯具、地面、家具以及阳台上陈设一些高标准的物品,体现出个人的特色,例如现代,富有等等。对室内各个空间的布局和陈设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灵活布置。
第二,厨房的设计,在能够满足良好的排烟、通风以及合适的操作空间等要求的前提下,把握“整体厨房”的感觉。紧随时代的发展,事先对功能以及形式不断更新和优化的厨房设施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为新一代厨房设施的布置留有一定的余地,使它们在家庭厨房中能够亮相。
第三,卫生间的设计,也要拥有一种超前的意识,统筹兼顾。卫生间是室内设计空间中功能最多的区域,例如,洗漱、沐浴、洗衣、便溺等等。由于种类繁多,设施布置将非常紧凑,同时卫生洁具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日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所以为了方便今后的检修和换代,相关管线在进行布置的时候一定要合理,不得混乱。
第四,阳台是住户吸收光照和新鲜空气,进行衣物的晾晒、锻炼、纳凉的场所。阳台的设计一般要经济实惠、美观而且比较宽敞。阳台的面积一般在3到4平方之间为最佳,不仅可以养花草,而且可以锻炼身体,甚至还可以堆放一些杂物。如果是封闭式的阳台,在阳台的沿口处可以安装塑钢或是铝合金门窗,将其装饰为一个功能独一的场所,例如专门养花种草,书房等等。
2、居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
第一,在对居住区的道路进行设计时,要从居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全面的考虑,安全的分隔居住区车流以及人流,做到二者互不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区入口的设置,要在达到消防、抗灾以及救护等要求的前提下,使内外联系比较便利。
第二,居住区绿化带的设计也是必须有的,抓住“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可以设计传统的草坪式的绿化带,还可以设计一些树木绿化带。树木比草坪更有利于吸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产生人体需要的氧气,同时还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使居住区热岛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最终使整个居住区生物实现多样化。除了这些实体的绿化带之外,还可以在居住区的屋顶、墙面等上面设计一些立体化的绿化。
第三,居住区还应设计居民公共活动时所需的配套设施。在满足居民活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该设施是否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采取底层架空的方式,将居住区每单元的楼梯间或者是入口等面积扩大,如果居住区为高层,可以扩大外廊的局部。通过对交通枢纽前室进行扩大,不仅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联络,而且有利于满足居民公共活动的需要。
第四,居住区建筑在设置无障碍活动空间时,应遵守的原则是“对每一位居民的关怀”,在居住区通行的走道和设施上不放置任何不方便的障碍物。尤其应该重视的是居住区为老年人设计的公共活动中心的设施。
3、居住区相关专业的设计
第一,居住区排水、供电、网络通讯等地下管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居住区美观和便利,而且要考虑日后检修。地下管线的设计,需结合居住区的地形特征,按照室外排水、供水、供电等规范进行设计。地下管线的防渗问题是地下管网设计必须注意的。
第二,居住区建立独立局域网,通过计算机网络综合的对居住区的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打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居住区。同时,还可以与物业维修、安全防范、机电设施等管理系统进行联网。
第三,建立自动化的家庭控制系统,家庭控制器、布线、执行器以及传感器共同构成了整个家庭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具有娱乐、通讯、安全防范等功能。
六、未来展望
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规划和设计不能视为对创作的否定和限制,使用包容和适用的方法,为创造更加洁净、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努力,是建筑师应具有的职责和责任,可持续的规划和建设道路,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能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建设生态社区,对城市、社区居民和生态环境是三赢的结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的、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七、结束语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以上是笔者对居住区设计的一些思路,这些思路不可能涵盖目前所有的有创新意识的设计思路,需要规划师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来不断创新、完善。相信如果规划师们都来关注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发展,我们的居住区环境一定可以达到一个更理想、更舒适、更优美的境界。
本文地址:www.myenblog.com/a/32189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