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内心的价值与温暖
如今许多科幻电影已然将库克的想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人类被植入芯片,开启机器式思维,自相残杀是这些人无法逃脱的宿命—当人类的思考失去价值观、同情心、好奇心等一系列人独有的特质的支撑,殆矣。
对于库克的观点,我个人极为认同,这其实是一场“天工”与“人匠”的博弈:造物者赋予人同情共理的能力,赋予人善于发问的灵魂;人则使人工智能遵循其编写的指令完成一切活动,这是“天工”远胜于“人匠”的地方,从根本上决定了机器和人的区别,同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永远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身陷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忧思,是杞人在自找不以要的烦恼。
真正惹人忧思的,是人类像机器一般思考,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通过智者的启迪,我们能隐隐嗅到其中悲哀的味道。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绘的是人们失去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的悲惨世界,所有人在“老大哥”既定的正误标准下麻木过完一生,孩子们甚至因为父母没有带他们去看思想自由者的批斗和处决而暴躁不堪;我们也能在动漫《东京喰种》中看到创造者对缺乏价值观和同情心的人的隐射—喰种面对任何物种,不论同类,抑或是异类,大凡是力不如己的人,格“食”勿论。一旦人类冲破内心价值准绳所筑起的堤岸,失去同情共理的能力,就再难杜绝咽下沾着人血的馒头,诸如此类残忍、冰冷、荒唐的行为。
当个体逐一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一个一个堕落,这加起来即是社会和时代的陨落。没有一个人,能在温度骤降的情况下,自顾自地生存下去。没有互相之间的理解,你所信奉的正确被他人的动物性贱踏,当你用无助的眼神望向这个世界,回应你的只是“喰种”无情却充满欲望的爪牙。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灾难发生之前,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阻止一场雪崩的到来。在这个由技术支撑,信息垂手可得的时代,不让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维持一份“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保全自己的浪漫和温度是值得每一个人关注的事情。何不做一个小王子,毒蛇与狐狸也能成为朋友,而心头,有玫瑰盛开。
暑假去电影院走了一遭,挑了部冷门的电影看,名字叫《大护法》,讲的是花生人被统治了思想,不知自己,不知天地,不知众生,当许多花生人站成一排,千人一面,面无表情地望着镜头,我突然蒙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不禁打了个冷颤。
朋友,你可要忠于自己内心的价值与温度。
本文地址:www.myenblog.com/a/14087.html
猜你喜欢: